让新闻离你更近!

手机版

搜索

时报

直播

安法之窗
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 > 安法栏目 > 安法之窗

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“黑幕”曝光,系统整治刻不容缓

发布时间:2025-01-11   发布者:   来源:   阅读量:
 

在经济社会的运行脉络里,公共资源交易是极为关键的环节,犹如一座坚实桥梁,一端连着政府,一端连着市场,肩负着合理且高效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使命,是推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、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力量。

 

然而,因其具备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以及政策性专业性强等特殊属性,这一本应风清气正的领域,却沦为了腐败滋生的“温床”,腐败现象如同顽固“毒瘤”,易发多发且屡禁难止,给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 

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也没能避开这一问题。近年来,赤峰市纪委监委敏锐察觉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潜藏的诸多乱象,果断以评审专家违规评标为突破口,抽丝剥茧般地对该领域系列腐败案件展开严肃且深入的查处行动,就此揭开了一张张触目惊心的腐败“黑幕”。

 

这场力度空前的整治行动,最初源于群众举报。有群众反映,某项目招投标过程中,几名评审专家公然收受中标企业好处,甚至毫无顾忌地在评标现场违规沟通,全然将公平公正原则抛之脑后。赤峰市纪委监委接到举报后迅速行动,调取当天评标现场录像,证实了群众举报的情况。

 

顺着这一关键线索深入挖掘,随着调查推进,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腐败图景逐渐呈现。原来,参与那场评标的6名评审专家,不止在这一项目有违规行为,在多个其他项目里也都心安理得地收取好处费,这些项目又接连牵出更多有同类行为的评审专家,调查范围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,牵扯出的腐败网络越发错综复杂。

 

从涉案评审专家的交代中,能窥见该领域令人痛心疾首的乱象。王志勇坦言:“按照金钱的多少,给不应该中标的企业让它中标了,有失公平公正。”王瑞无奈表示:“招投标流于形式,评标专家们基本是带着意向去评标,认真看标书的情况几乎没有。”王志勇还直言:“基本不怎么看标书,按企业给好处费的多少打高分。”

微信图片_20250111094511.jpg

王瑞和王志勇堪称违纪违法评审专家的典型代表,他们身兼多重角色,既是水利部门肩负公共服务职责的公职人员,又手握关乎招投标公平公正的评审专家资格,却背离职责使命,充当起当地俗称“黄牛”的掮客角色。他们不仅坦然收取好处费、明目张胆违规评标,还不择手段帮助投标企业串联其他评委,从中抽取好处,把评标环节搅得乌烟瘴气,严重破坏招投标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1094519.jpg

令人揪心的是,深陷腐败泥潭的不止评审专家群体。投标企业涉案人里,马国学承认:“在找活儿投标过程中,贿赂专家、评委和甲方。”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原工作人员鲁超然懊悔地说:“我很后悔,被钱冲昏了头脑。”可见,在利益诱惑下,各环节相关人员都没能守住底线,纷纷陷入腐败漩涡。 

微信图片_20250111094528.jpg

再看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局原股长季永清,其岗位负责农田水利项目招投标工作,且具备评审专家资格,自然成了投标企业围猎对象。起初,他当评委时收受企业一两万元好处费,随着贪欲膨胀,渐渐不满足这点小利。当农牧局有项目招标,他便与一家企业勾结串通,利用职权帮其中标,而后厚颜无耻地要求企业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他施工,以获取更大利益,全然不顾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约束,其行为着实令人发指。

 微信图片_20250111094535.jpg

实际上,评审专家只是这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案件链条上的一环,顺着这条盘根错节的链条摸查下去,会发现上下游各方角色都深陷其中,如同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,将整个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笼罩在腐败阴霾之下。

 

经对陆续掌握情况的审慎研判,赤峰市公共资源招投标领域乱象严重程度超乎想象,它像肆虐风暴冲击全市营商环境,让合法经营、诚信投标的企业在不公平竞争中举步维艰;又似“毒瘤”侵蚀健康的政治生态,破坏政府部门在民众心中公信力,危害不容小觑,系统治理、全面整治已迫在眉睫。

 

如今,赤峰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然暴露在阳光之下,亟待相关部门以刮骨疗毒的决心、雷霆万钧的手段,斩断这条错综复杂的腐败链条,清除各个角落的腐败因子,重塑公平公正、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,修复受损的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,让公共资源交易回归服务社会、助力发展的正轨,还赤峰市一片风清气正、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天空,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在良性轨道上稳步前行。


免责声明: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, 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极限化违禁词",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,不支持以任何"违禁词”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《广告法》的变相勒索行为!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互联网,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,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